专业介绍
神经外科神经肿瘤专业介绍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肿瘤亚专科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作为国内神经外科领域的领军机构,依托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和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成立于1958年,由中国神经外科之父赵以成教授创立。神经肿瘤组作为该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等顶尖平台,致力于神经系统肿瘤的诊疗与科研。神经外科肿瘤组涉及颅内及颅底肿瘤、脊柱脊髓肿瘤、儿童神经肿瘤、放射及病理诊断等多个领域,拥有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年手术量超过2500例,专业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为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胶质瘤MDT轮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解剖协会神经解剖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欧美医学会颅底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等。颅底及脑肿瘤学科共有床位88张,4个固定手术间,其中1间为术中核磁手术室。该团队共有15名医生,其中主任医师7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4名。共有23名护士,护士长为张晓蕾、马春梅主管护师。该团队能很好地完成颅内及颅内外沟通的各种肿瘤,如胶质瘤、垂体瘤、脑膜瘤、听神经瘤、颅咽管瘤、脊索瘤、三叉神经鞘瘤、颈静脉球瘤、软骨肉瘤,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显微外科治疗,年手术量超过2500例。该学科拥有世界领先的神经外科手术设备和技术,如术中磁共振(MRI)、蔡司Pentero 900高清显微镜和三鹰MM90/YOH显微镜、Storz高清神经内镜、Brainlab术中导航、Soring术中超声吸引器、Nicolet电生理监测等先进设备,以确保精准诊断和微创手术治疗。以致于在个体化治疗、复杂颅底肿瘤的综合手术策略、微创手术以及术中功能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宣武医院神经肿瘤组不仅致力于临床诊疗,还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神经肿瘤团队以恶性脑肿瘤的综合个体化治疗为导向,围绕神经肿瘤的分子病理诊断、多模态影像指导的精准外科手术治疗、肿瘤耐药机制及创新型基因-免疫治疗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与实践。
1)建立多模态神经影像研究平台(例如国内首台一体化PET\MR体系)、颅底及神经纤维束解剖与成像研究室、分子组学平台(肿瘤蛋白质组学、表达谱组学、表观遗传学组学等)、小分子靶向药物研究(国家药理基地)等平台。
2)建立整合患者临床信息及生物标本库的神经肿瘤患者研究队列,及融合神经肿瘤多模态影像、脑解剖及功能、分子组学的研究平台。已建成含6000多例神经肿瘤患者的高质量研究队列。
3)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影像系共建神经系统多模态成像协作网络,共享患者图像信息,借助实验平台进行影像加工、纹理提取、影像组学应用等大数据资源的整合及共享。
4)提出通过星形细胞与肿瘤细胞形成的间隙交通连接,导致神经肿瘤耐药的全新理论。以及通过PI3K、高活化DNA-PKc、P53及Bcl-2 /Akt1等通路促进恶性胶质瘤抗凋亡、耐药理论。首次证实高级别胶质瘤细胞中通过ROS机制抑制细胞内端粒酶活性,导致端粒缩短及发生在端粒的DNA损伤,进而造成脑胶质瘤细胞凋亡、周期阻滞、衰老及生长抑制。后续进行基于上述突变位点的靶向药物的筛选及临床应用。相关科研成果包括发表于Neoplasia,Cancer,Cancer Letters,Mol.MedicineReport等杂志。率先借助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技术,通过一体化PET-MRI的多模态磁共振影像证明脑胶质瘤边界并对脑胶质瘤分子突变(IDH1, 1p19q,hTERT等)进行精准影像学预测,结果发表于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国际率先开展针对脑胶质瘤患者的多靶点、个体化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细胞免疫治疗研究(NCT03423992),并取得重大突破。
5)挖掘我国传统中药珍贵资源,开展院内原研制剂“抗瘤丸”治疗脑胶质瘤研究,初步结果有望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中药对脑胶质瘤的明确疗效。
6)基于PI3K、高活化DNA-PKc、P53及Bcl-2 /Akt1通路,靶向核仁素、端粒酶分子药物,为神经肿瘤患者的治疗开辟新途径,部分研究成果已启动转化。
神经肿瘤组科室积极参与国内外科研合作项目,近五年主持科研项目40余项,包括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自然面上、青年基金4项、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医管局项目6项、其余人才项目10余项等,经费合计4000余万,团队近五年在国际专业领域顶级期刊Neurosurgery、Journal of neurosurgery、EJNMMI、Cancer letters、Genes & Diseases等发表论文100余篇,涵盖神经肿瘤的分子病理、免疫治疗及影像学诊断等多个领域。主编著作5余部、授权专利6项。获美国CNS肿瘤奖等奖项5项。
我科国内外知名专家辈出:病区主任肖新如教授主诊组主要以各种复杂颅底和脑干病变为主,如岩斜脑膜瘤、枕骨大孔脑膜瘤等。基于岩前入路进行岩斜区脑膜瘤切除数目国内领先,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相关成果在JNS等杂志发表,对恶性脑膜瘤建立庞大临床数据库,进行临床大队列研究。汤劼教授为神经外科第一党支部书记,其领团队主要从事于图像引导相关技术在复杂颅内肿瘤的应用,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基于PET/MR对脑重大疾病无创/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结合术中技术(术中核磁共振、超声技术、显微镜下荧光技术等),建立国内最大一体化PET\MR恶性脑肿瘤研究队列,率先实现脑胶质瘤代谢边界切除。梁建涛教授为神经外科副主任主要从事神经鞘瘤和颅神经修复相关工作,在听神经瘤的入路上,多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对于术前听力受损或面瘫的患者,听神经瘤或面神经鞘瘤,多采用经迷路切除听神经瘤。颅神经修复上,梁教授以面神经修复为主,同时特开展了动眼神经修复、滑车神经修复等,从临床到基础及“产学研医检”系统开展工作,也获得了北京市科委“首都特色医疗项目”课题以及“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年项目的科研基金支持。徐庚教授主诊组主要负责胶质瘤领域相关工作,包括半球、深部及脑干胶质瘤的诊疗。在胶质瘤综合治疗方面,除开展放化疗,同时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免疫细胞(CAR-T)治疗,目前已经做了50多个病例。对于脑胶质瘤,还进行了免疫环境分析,并在分析基础上开展相应的肿瘤新抗原疫苗免疫治疗,例如DC疫苗,主要以免疫微环境为基础,针对每例患者不同情况开展相应的免疫临床研究。希望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个新的选择,也是一个治疗的希望。陈革教授主要从事鞍区肿瘤的工作,采用内镜和开刀结合方式进行垂体瘤和颅咽管瘤手术及靶向治疗。为中国垂体瘤协作组成员,开展大量临床诊疗工作。程也教授第一党支部副书记,北京市科技新星,国自然青年、面上项目获得者,基于恶性胶质瘤及转移瘤等病变开展多项临床及基础研究。
未来,神经肿瘤组将继续致力于提高神经肿瘤的诊治水平,推动精准医学和个体化治疗的发展。团队将进一步加强多学科合作,深入探索神经肿瘤的发病机制及创新治疗策略,力争在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取得更多突破,造福更多患者。同时,神经肿瘤组还将继续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在神经肿瘤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以此同时,不忘初心,肿瘤组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推动神经肿瘤学科的不断进步,为全球神经肿瘤的诊治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